夜卉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历史很有趣 > 五胡十六国皇帝世系表
十六国大事件:五胡乱华、永嘉之乱、拓跋部北迁、胡汉分治、石勒称王、双赵争雄、北魏建*国、石虎乱政、慕容俊称帝、冉闵称帝、乞活军、杀胡令、苻健称王、张祚称王、莫高窟开凿、枋头之战、扪虱论天下、前秦灭前燕、前秦灭代、吕光西征、淝水之战、姚苌举兵、慕容垂称王、乞伏国仁称王、拓跋珪复国、后燕灭西燕、秃发乌孤称王、后凉三分、慕容德称王、李暠称王、沮渠蒙逊称王、赫连勃勃称王、北燕政权、刘裕北伐、参合陂之战、北魏统一北方。

前赵(汉304年~318年、赵318年~329年),亦称汉赵,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。

304年11月,刘渊以复汉为名,在左国城即汉王位,改元元熙,国号汉。308年10月,刘渊正式称帝,改元永凤。309年迁都平阳。310年病卒。长子刘和即位,被庶弟刘聪篡位。313年刘聪夺取洛阳,俘杀晋怀帝。316年又灭亡位于长安的西晋残余势力。

318年7月,刘聪病死,太子刘粲继立,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*变杀刘粲。镇守长安的中山王刘曜发兵攻靳准。十月刘曜带军行至赤壁(山西省河津市赤石川)后登基称帝,改元光初,次年改国号为赵。与此同时石勒起兵反叛自称赵王,汉赵丧失东土,赵帝刘曜独存西境。史家为区分,将关中的刘氏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,即将稍前的(屠各)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,而将随后的石姓赵称为后赵。此后刘曜、石勒常相攻伐。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对各民族采取高压政策,加上治国无方,一味征战,国势日颓,石勒则控制了河北广大地区。329年初,前、后赵大战于洛阳城西,刘曜饮酒过量,被后赵擒杀,汉赵主力被消灭。

329年,后赵军乘胜西进,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(甘肃省天水市)。九月,后赵石虎攻克上邽,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,汉赵政权灭亡。

1、汉光文帝刘渊(?~310年),字元海,匈奴族人,汉赵开国皇帝,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,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,左贤王刘*豹之子,呼延氏生。

刘渊文武双全,擅长骑射。父亲死后,接掌部落事务。后趁西晋发生八王之乱,割据并州地区,在永兴元年(304年)以“兄亡弟绍”为名建立汉国,设置文武百官,追尊后主刘禅。永嘉二年(308年),正式称帝,年号永凤。任贤纳谏,恭俭勤劳,励精图治。河瑞二年(310年)去世。

2、刘和(?~310年),字玄泰,匈奴族人,汉赵第二代皇帝,汉光文帝刘渊长子,呼延皇后生。

雄伟刚毅,好学早成。初拜大司马,封为梁王。永嘉四年(309年)正月,册立为太子。猜忌诸王,驭下无恩。永嘉四年(310年),刘渊去世后,正式即位。不久,图谋铲除四王,反为刘聪所害。

3、汉昭武帝刘聪(?~318年8月31日),字玄明,匈奴族人,汉赵第三代皇帝,汉光文帝刘渊第四子,刘和异母弟,张夫人生。

骁勇超人,博览经史,文武兼备。帮助父亲建国,拜大司马、大单于。发动政*变,弑杀皇帝刘和,夺权即位。在位期间,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,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,制造永嘉之乱,覆灭西晋王朝。大力开拓疆域领土,采用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。统治后期,疏离朝政,纵情声色。妄行杀戮忠臣,宠信宦官和靳准等人,导致国家日益混乱。麟嘉三年(318年),刘聪去世。

4、汉隐帝(?~318年),字士光,匈奴族人,汉赵第四代皇帝,汉昭武帝刘聪之子。

才能出众,文武双全,封为河内王,领兵进入洛阳、杀死司马模、攻取晋阳。建武元年(317年),册立为皇太子。太兴元年(318年),刘聪去世后,正式即位,年号汉昌。

即位之后,沉湎酒色,耽于游乐,诛杀辅政大臣,处死晋愍帝,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靳准决断。不久,靳准发动叛乱,历数罪名后,杀死刘粲。

5、刘曜(?~329年),字永明,匈奴族人,汉赵末代皇帝,汉光文帝刘渊从子。

刘曜善于属文,工草书隶。自幼聪慧,气度非凡。汉赵建国开始,即为之征战,参与永嘉之乱,覆灭西晋王朝。此后,领兵镇守长安,拜相国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。平定外戚靳准叛乱后,登上帝位,迁都长安(陕西省西安市)。光初二年,改国号为赵,供奉冒顿单于。同年,大将军石勒自立,刘曜的前赵与石勒的后赵战火不息。在位期间,向西攻打仇池和凉州,向东抵御后赵,对内提倡汉学,设立学校,发展文教事业。

光初十二年(329年),为石勒所俘,被杀身亡。

成汉(成306年~338年、汉338年~347年)。西晋末年,天灾人祸横行,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。297年,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团南下汉中。302年,自称为使持节、大都督、镇北大将军。

第二年(303年)李特率军攻打成都,益州刺史罗尚拒守,李特战死。其弟李流继续带领流民作战,次年病死。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,同年李雄攻下成都,十月自封为成都王,306年称帝,国号大成,史称成汉。

334年,李雄病死,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,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立。338年,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自立为帝。李寿生活奢侈荒淫,人民受到严酷的徭役压迫。李寿死后,其子李势继位,大肆杀伐,国势更加衰弱。

347年,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,成汉皇帝李势投降,成汉的残余势力在349年被晋朝消灭。

1、成武帝李雄(274年~334年),字仲俊,氐族人,成汉开国皇帝,成景帝(追)李特之子,罗太后生。

建初二年(304年),李雄自称成都王,改元建兴,建兴三年(306年),李雄称帝,国号为成,建立成汉政权,改元晏平。爱护百姓、知人善任,颇有明君之风。

玉衡二十四年(334年),去世,享年61岁。

2、成哀帝李班(288年~334年),字世文,氐族人,成汉第二代皇帝,成武帝李雄之侄。

李班深得叔父李雄的信任,并被立为太子,李雄死后,李班即位,同年,李班被李雄之子李越杀害,享年47岁。

3、成幽帝李期(314年~338年),字世运,氐族人,成汉第三代皇帝,成武帝李雄之子,成哀帝李班堂弟。

玉衡二十四年(334年),李雄病死,太子李班继位,李期与兄李越杀死李班,李期继位,改元玉恒,封李越为建宁王,李期在位时期,任用庸臣,成汉政权在李期执政时期江河日下。

玉恒四年(338年),李期被堂叔李寿废为邛都县公,幽禁别宫,不久李期自缢而死,享年25岁。

4、汉昭文帝李寿(300年~343年),字武考,氐族人,成汉第四代皇帝,成武帝李雄堂弟,成幽帝李期堂叔。

李寿聪敏好学,雅量大度,从小崇尚礼仪容止,异于李氏诸子,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,足以担重任。玉衡二十四年(334年),李期之兄李越杀李班,拥立李期为帝,李期继位改封李寿为汉王。玉恒四年(338年),李寿率军攻克成都,废李期自立,改国号为汉,建元汉兴。

汉兴六年(343年),李寿驾崩,享年44岁。

5、李势(?~361年),字子仁,氐族人,成汉末代皇帝,汉昭文帝李寿之子。

汉兴六年(343年),李寿驾崩,李势继位,改元太和,李势在位时,骄狂吝啬,贪财好色,杀人夺妻,不理国事,残害大臣,滥用刑法,当时人人自危。

嘉宁二年(347年),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伐汉,李势兵败投降,成汉灭亡,桓温将李氏东迁建康,封李势为归义侯,升平五年(361年),李势辞世。

[早年经历、登基为帝、诛臣平乱、亡国投降。]

前凉(314年~376年),都城姑臧,割据西北的地方政权。301年,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,课农桑、立学校,多所建树。又铸五铢钱,全境通行,前凉对之后的后凉、南凉、北凉、西凉、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北周的政治、军事、宗教、建筑、艺术都有深远影响。同时前凉也是“士族北上”的最大聚居地。

前凉前期,张氏仍据守西北,表面向东晋和前赵称臣实际已成为割据政权,史称前凉。324年,汉赵封张茂为凉王。345年,张骏称凉王。349年,张重华称凉王。353年,张祚称帝,即位后给前任诸王追加庙号、谥号。359年,张玄靓去王号。

在张骏、张重华父子统治期间前凉达到极盛,统治范围包括甘肃、内蒙西部、宁夏西部、青海以及新*疆大部。但自公元353年张重华病死后前凉就内乱不止,国势大衰,最终被前秦名将苟苌攻灭,后建有凉十陵,同时前凉也是西北汉文化的中心。

1、凉武王张轨(255年~314年),字士彦,前凉开国国君,安定郡乌氏显(甘肃省平凉市)人,西汉赵景王张耳之后。

张轨出身凉州士族安定张氏,自幼聪明好学,文雅端庄,深通儒术,深得中书监张华赏识。初授太子舍人,迁散骑常侍、征西军司。趁着八王之乱,割据凉州,平定张镇内乱,收容各地流民,拥戴晋愍帝司马邺,抵抗汉赵军队,翼护西晋皇室,封西平郡公。

建兴二年(314年),去世,享年60岁。

2、凉明王张寔(271年~320年),字安逊,前凉第二代国君,凉武王张轨之子。

张寔自幼学尚明察,敬贤爱士。建兴二年(312年),张轨死后,继任凉州刺史,封西平郡公。建兴四年(316年),派兵救援长安。西晋灭亡后,拥戴晋王司马睿即位。建兴五年(317年),自称凉王,建立前凉政权,自恃险远,颇自骄恣。

建兴八年(320年),为部下刘弘等人所刺杀,享年50岁。

3、凉成王张茂(277年~325年),字成逊,前凉第三代国君,凉武帝张轨之子,凉明王张寔胞弟。

建兴八年(320年),兄长张寔遇害后,继任凉州牧,张茂奉东晋为正朔,西控西域诸戎,东攘汉赵刘曜。

建兴十二年(324年),张茂薨逝,享年48岁。

4、凉文王张骏(307年~346年),字公庭,前凉第四代国君,凉武王张轨之孙,凉明王张寔之子,凉成王张茂之侄。

张骏幼而奇伟,卓越不羁,建兴四年(316年),封霸城侯。建兴十二年(324),叔父张茂病死后,正式继位,拜凉州牧、护羌校尉,封西平郡公,张骏谨守人臣之节,效忠东晋皇室。秉政期间,勤劳政事,册立世子,极力扩张版图,夺取河南地区,尽有陇西之地,割据一方。

建兴三十四年(346年),张骏薨逝,享年40岁。

5、凉桓王张重华(327年~353年),字泰临,前凉第五代国君,凉文王张骏之子。

张重华自幼宽善端重,沉毅少言。建兴三十四年(346年),张骏去世后,正式继位,自领太尉、护羌校尉、凉州牧,封西平郡公,假凉王,张重华在位时期,重用贤臣谢艾,抵抗后赵和前秦的进攻。

建兴四十一年(353年),张重华薨逝。

6、凉哀王张耀灵(344年~355年),字元舒,前凉第六代国君,凉桓王张重华之子。

建兴四十一年(353年),张重华患病,将张耀灵立为太子,十一月,张重华薨逝,张耀灵继位,自称大司马、西平公。十二月,辅臣张祚与赵长等人密谋废黜张耀灵,自立为君。

和平二年(355年),张祚派人杀害张耀灵,享年12岁。

7、凉威王张祚(327年~355年),字太伯,前凉第七代国君,凉文王张骏之子,凉桓王张重华之兄,凉哀王张耀灵之叔。

建兴四十一年(353年),废凉哀公张耀灵,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凉州牧、凉公。建兴四十二年(354年),张祚称帝,废弃晋愍帝年号,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。

和平二年(355年),宋混、宋澄兄弟与张瓘等里应外合进入姑臧,宋混等攻入宫门,张祚被斩首示众,暴尸在路边,享年29岁。

8、凉冲王张玄靓(350年~363年),字元安,前凉第八代国君,凉桓王张重华之子,凉威王张祚之侄。

和平元年(354年),封为凉武侯。和平二年(355年),张玄靓被张瓘扶植即位,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护羌校尉、凉州牧、西平公。

升平七年(363年),张玄靓被张天锡杀害,享年14岁。

9、凉悼公张天锡(346年~406年),字纯嘏,前凉第九代国君,凉文王张骏之子,凉冲王张玄靓之叔。

升平七年(363年),张天锡发动政*变,杀害张玄靓继位,升平二十年(376年),归降前秦,前凉灭亡,苻坚先给张天锡盖好宅第,张天锡来到之后,任为尚书,封归义侯。

义熙二年(406年),张天锡在建康病逝,享年61岁。

10、凉平王张大豫(?~387年),前凉末代国君,凉悼公张天锡之子。

太安元年(386年),张大豫自称抚军将军、凉州牧,改元凤凰,重建前凉政权,不久为吕光斩杀。

后赵(319年~351年),由羯族首领石勒建立,共历七帝,享国33年。

319年,石勒在襄国自称赵王,史称后赵。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,次年称大赵天王,不久登基称帝。

建平四年(333年)石勒驾崩,次年其侄子石虎篡位,称居摄天王。建武元年(335年)迁都邺城。建武三年(337年)称大赵天王,太宁元年(349年)称帝,同年病逝。石虎非常残暴,杀人如麻,征役无时,大兴土木,荒淫无度,社会矛盾尖锐,百姓生活悲苦。

石虎死后,诸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,石虎的养孙冉闵坐大揽权,因胡人不愿为己所用,下令屠杀羯胡和不支持自己的人。冉闵于350年称帝,诛杀石氏子孙,改国号为魏,史称冉魏。同时,石虎之子石袛也在襄国称帝,内战全面爆发。永宁二年(351年),石袛被手下大将刘显所杀,后赵灭亡。刘显在襄国称帝,被冉闵攻杀,前燕乘这场内乱兴兵南下,杀冉闵,冉魏灭亡。

石勒灭前赵后,占有了除河西、辽西、辽东以外的整个北方地区。与当时的晋朝残余政权东晋形成实际的南北朝对峙局面。后赵前期采取胡汉分治政策,但注意笼络汉族士人,减轻租赋,发展农业生产,推行儒家教育。统治地区包括冀州、并州、豫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司州、雍州、秦州、徐州、凉州及荆州和幽州部分地区。

此外,后赵的国号赵就是表示继承了西晋的金运正统,是为水德,这也体现了其深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。

1、赵明帝石勒(274年~333年8月17日),字世龙,羯族人,后赵开国皇帝,上党郡武乡县(山西省武乡县)人。

石勒壮健雄武,善于骑射。永安年间,跟随流民帅汲桑,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。八王之乱后,投靠汉赵光文帝刘渊,平定河北和江汉地区,累迁幽并二州刺史,册封汲郡公。重用谋臣张宾,以襄国为根据地,消灭王弥、幽州王浚、并州刘琨、冀州邵续、辽西段匹磾,占据幽并冀三州之地。得知靳准发动平阳政*变后,正式与汉赵决裂。光初二年(319年),自称大赵天王,建立后赵,定都襄国,平定关中地区,擒杀苟晞和曹嶷,灭亡前赵,南掠晋土,北侵代国,推动后赵成为北方地区最强的国家。

石勒喜欢儒家文化,减租缓刑,开办学校,核定户籍,创办考试制度,重新制定度量衡,促进北方经济发展。

建平四年七月戊辰日(333年8月17日),逝世,享年60岁。

2、石弘(314年~335年),字大雅,羯族人,后赵第二代皇帝,赵明帝石勒次子。

石弘幼有孝行,以恭谨谦虚自守操节,随杜嘏学习经学,随续咸学诗赋律令,随刘征、任播学兵法,随王阳学刺杀之术。后被立为世子,任中领军、卫将军,镇守邺城。石勒称帝后,立为太子。石弘虚怀爱士,好作诗赋,亲近之人皆具儒者品德操行的人。建平四年(333年),石勒去世,石弘继位,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石虎手中。

延熙元年(334年),石弘被迫禅位于石虎,囚于崇训宫,不久被杀,享年22岁。

3、赵武帝石虎(295年~349年5月26日),字季龙,羯族人,后赵第三代皇帝,赵明帝石勒的侄子,石弘之叔。

善于骑射,勇冠当时。跟随石勒征战四方,开疆拓土,颇有功勋,累迁侍中、骠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册封中山公。建平元年(330年),石勒即位后,出任太尉兼尚书令,册封中山王;石弘继位后独掌大权。延熙元年(334年),自称天王,将石勒妻妾、子孙屠杀殆尽。统治时期极度荒淫残暴,肆意屠杀大臣、百姓,致使民不聊生,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人民起义不断。但他崇信佛教,促进佛教在中原地区迅速传播。

太宁元年(349年),石虎正式称帝,同年病死,享年55岁。

4、石世(339年~349年),字元安,羯族人,后赵第四代皇帝,赵武帝石虎之子,刘皇后生。

太宁元年(349年),石虎将年仅十岁的幼子石世立为太子,同年驾崩,石世继位,大权皆握在生母刘皇后及张豺之手。

彭城王石遵得知父亲石虎死讯后,立即率军攻打都城邺城,杀死张豺,数日后,石遵自立为帝,废石世为谯王,刘皇后为太妃,不久,石世与刘皇后皆被石遵所杀,享年11岁。

5、石遵(?~349年),字大袛,羯族人,后赵第五代皇帝,赵武帝石虎第九子,谯王石世异母兄,郑樱桃生。

石弘在位时封齐王。后来石虎杀石弘篡位,封彭城王。太宁元年(349年),石世继位,以石遵为左丞相,不久石遵废杀石世,自立为帝,改元青龙,在位183天为石鉴所杀。

6、石鉴(?~350年),字大郎,羯族人,后赵第六代皇帝,赵武帝石虎第三子,石遵异母弟。

建平四年(333年),赵明帝石勒去世,石虎掌权,封石鉴为代王。建武三年(337年),降封为义阳公。太宁元年(349年)正月,石虎称帝,进封义阳王。同年四月,石虎去世,石世即位。石世在位三十三天,石遵杀石世自立。不久,冉闵率军入宫弑杀石遵,拥立石鉴,为冉闵所控制。

太宁二年(350年),冉闵改国号为卫,改石氏为李氏,改年号青龙。同年二月,冉闵废杀石鉴,自立为帝。石鉴共在位一百零三日。

7、石袛(?~351年),羯族人,后赵末代皇帝,赵武帝石虎之子,石鉴异母弟。

初封新兴王,冉闵掌权后,开始杀戮羯族,羯族人纷纷出逃投奔石祗。青龙元年(350年),石祗听说其兄石鉴被冉闵杀死,于是在襄国自立为帝,并起兵讨伐冉闵。

永宁二年(351年)二月,自去帝号,称赵王,以求获得前燕支持助讨冉闵。同年四月,战败被部将刘显杀害,后赵政权灭亡。

前燕(337年~370年),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建立,国号大燕,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并州、豫州、徐州、幽州等部分,历三世两主,共19年。从慕容皝称王算起是三十四年。

前燕以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,故国号为燕。《十六国春秋》始用“前燕”名称,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,历史学家遂袭用之。又以皇室姓慕容,又称为“慕容燕”,而其他慕容氏诸燕都不用这个称呼,“慕容燕”成为前燕的专称。南北朝时期,北魏认为前燕五德为木德,故又称木燕。

337年11月,辽东公慕容皝自立为燕王。342年,击败了后赵的二十万大军,解除了来自中原的压力,建都龙城。燕王慕容儁四年(352年),慕容儁称帝,建年号元玺,迁都蓟城,随后的几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势。357年,定都在邺。燕幽帝建熙十年(369年),枋头战役中吴王慕容垂大败桓温,此时前燕到达鼎盛,但是后来前燕朝廷小人迫害慕容垂等人。建熙十一年(370年)十一月,仅一年时间,前秦灭亡燕国。

1、燕景昭帝慕容儁(319年~360年2月23日),字宣英,鲜卑族人,前燕开国皇帝,文明王慕容皝第二子。

咸康七年(341年),授安北将军、东夷校尉、左贤王、燕王世子。永和四年(348年),承袭燕王。永和六年(350年),带兵进取中原,攻取并迁都蓟城。永和八年(352年),灭亡冉魏,占领后赵统治的中原地区,同年即皇帝位,年号元玺,设置百官,迁都邺城,国势进入鼎盛时期,与东晋、前秦三足鼎立。由于他在扩张领土的战争中屡次获胜,进而图谋消灭东晋、前秦。统治末期,穷兵黩武,百姓凋敝,盗贼兴起。

光寿四年(360年),病逝,享年42岁。

2、燕幽帝慕容暐(350年~384年),字景茂,鲜卑族人,前燕末代皇帝,景昭帝慕容儁第三子,皇后可足浑氏生。

慕容暐初以皇子,册封中山王。元玺六年,册立为太子。光寿四年(360年),正式即位,年号建熙。统治初期,依仗太宰慕容恪摄政,国势稳定发展。统治后期,在太傅慕容评、太后可足浑氏主政和大司马慕容冲的尸位素餐下,国势日益衰落,终为前秦所灭。进入长安,受到苻坚的厚待,拜尚书,册封新兴侯。参加淝水之战后,暗中勾结慕容泓,支持恢复燕国。

建元二十年(384年),图谋诱杀苻坚,阴谋败露,遭到处死。

前秦(351年~394年),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。350年10月,苻健占据关中,次年登基,设置百官,定都长安,前秦共六帝(不含追封),享国44年,从349年苻洪称王算起是46年。

苻洪在石虎去世后降东晋,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,但遭麻秋毒死。351年苻健称王,定都长安,后与东晋断交。东晋屡次派殷浩、桓温讨伐,苻健都成功抵御,国势渐固。苻生继立,淫杀无度,苻坚杀而代之。苻坚推崇儒学,奖励文教,知人善任,由王猛等人辅政,得以集权中央,国势大盛,史称“关陇清晏,百姓丰乐”。

前秦强盛后,苻坚有意一统天下,结束乱世。370年,苻坚派王猛、邓羌率军灭亡前燕,攻取关东六州。371年,灭亡仇池,俘虏杨纂,吐谷浑归附前秦。373年,攻占巴蜀、汉中,邛、筰、夜郎皆归附于秦。376年,灭前凉,同年灭代。平定西域诸国。疆域成为五胡之最。

前秦注重教育建设,文教和礼乐均为十六国之最,并涌现出各界大家,如王嘉、苏通、刘祥、赵整、郭瑀、梁谠、梁熙、法和、苏蕙、苻融、苻朗、王欢、释道安、宣文君、僧伽提婆、乐尊和尚、昙摩难提等人。前秦的汉化改革有效缓解了民族隔阂,促进了文明进步与民族融合,并为后世北朝的汉化改革打下基础。

前秦之称最早见于《十六国春秋》,后为别于其他以“秦”为国号政权,而袭用之。南北朝时期,北魏宰相高闾等人认为前秦和北魏一脉相承,主张秦为火德,魏承秦为土德,故又称为火秦、炎秦。

1、秦景明帝苻健(317年~355年),字建业,氐族人,前秦开国皇帝,惠武帝(追)苻洪之子。

苻健乐善好施,勇猛果敢,善于待人,擅长骑射。后赵时期,深受石虎父子的亲近,起家翼军校尉,加号镇军将军。永和六年(350年),统兵进入关中,击败杜洪,定都长安。永和七年(351年),自称天王,建立前秦,设置百官,年号皇始。皇始二年(352年),自称皇帝。开通关市,勤于政务,减赋缓刑,抚恤孤寡,崇尚节俭,大兴儒学,废除后赵暴*政,使关右恢复生机,促进关中地区胡人汉化进程。平定叛乱势力,打败前凉军队,击退桓温、司马勋北伐。

皇始五年(355年),苻健驾崩,享年39岁。

2、厉王※苻生(寿光355~357)

越厉王苻生(335年~357年),字长生,氐族人,前秦第二代国君,景明帝苻健第三子,明德皇后强氏生。

自幼独眼,力举千钧,击刺骑射,冠绝一时。前秦建立后,受封淮南王。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时,冲锋陷阵,重挫晋军。献哀太子苻苌战死后,册立为太子。皇始五年(355年),正式即位。尽诛顾命大臣,杀害国舅强平。残忍暴虐,中外离心。

寿光三年(357年),遭到东海王苻坚囚禁,废为越王,勒死于狱中,享年23岁。

3、秦宣昭帝苻坚(338年~385年10月16日),字永固,氐族人,前秦第三代国君,文桓帝(追)苻雄之子,越厉王苻生堂弟。

苻坚容颜瑰伟,雅量瑰姿。极度崇尚汉文化,初任龙骧将军,后封东海王。在位时期,先是诛杀暴君苻生,后励精图治,开凿泾水渠,重用王猛、邓羌、苻雅、杨安、朱彤、苻融等人,实行汉化改革,得以集权中央,国势大盛,史称“关陇清晏,百姓丰乐”,促进文教发展与民族融合,推动五胡汉化进程,对汉文化的延续有所贡献。心怀“混一六合,以济苍生”之志,广施仁政,打压豪强,减刑免租,抚恤鳏寡,从谏如流,毕生以消除民族*矛盾为己任,各族百姓对苻坚十分地爱戴。随着国力日渐强盛,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,降服化外蛮夷,使饱受战乱的华北再度恢复生机,攻占东晋的川蜀、襄阳等地,形成南北对峙局面,又遣吕光征服西域诸国,开拓五胡疆域最辽阔的时期。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,苻坚未有一次屠城暴行。

建元十九年,发动淝水之战,意图消灭东晋,结束乱世。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,导致社会矛盾激化,陷入混乱局面。

建元二十一年,为后秦主姚苌所害,临死前面不改色,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,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,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,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寺,享年48岁。

4、秦哀平帝苻丕(354年~386年),字永叔,氐族人,前秦第四代皇帝,宣昭帝苻坚庶长子。

苻丕宽厚仁义,聪慧好学,博览经史。三岁时册封长乐公,历任使持节、征东大将军、雍州刺史、尚书令,攻克东晋重镇襄阳,迁冀州牧。后镇邺城,百姓安康。建元十九年(383年),苻坚大败于淝水,苻丕再入关东,笼络民众,深得人心。建元二十一年(385年),击败晋将檀玄。后得知苻坚死讯,占据并州全境,即位称帝,大赦境内,年号太安,设置百官。发布讨伐姚苌、慕容垂的檄文,受到各郡县乡豪牧守的支持。

太安二年(386年),猜忌大司马苻纂,带兵南奔东垣,遭到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击杀,享年33岁。

5、秦高帝苻登(343年~394年),字文高,氐族人,前秦第五代皇帝,宣昭帝苻坚从孙,陇东太守苻敞之子。

苻登恭谨忠厚,颇有豪气,器度不群。起家秦州长史,后任殿中上将军、羽林监、长安令、扬武将军、狄道长等职,得到河州刺史毛兴赏识。太元十一年(386年),率众击溃姚苌,攻克南安郡,出任使持节、抚军大将军、都督陇右诸军事、雍河二州牧、略阳公。太初元年(386年),正式即位,大赦境内,征伐后秦,收复华阴、平凉、新平、弘农、略阳、安定等地。

太初九年(394年),遭到后秦皇帝姚兴攻击,兵败被杀,享年52岁。

6、苻崇(?~394年),字德归,氐族人,前秦末代皇帝,秦高帝苻登之子。

太元十二年(387年),苻崇担任尚书左仆射,封爵东平王。太元十三年(388年),苻崇被立为皇太子。太元十九年(394年),其父苻登东征后秦,苻崇奉命守卫胡空堡。同年四月,苻崇听闻苻登战败后出逃。六月,苻登被杀,苻崇逃奔湟中,称秦王、大将军,随后即皇帝位,改元延初。

十月,苻崇遭西秦王乞伏乾归驱逐,而投奔陇西王杨定,并与杨定联合对抗西秦。战斗开始时前秦军大胜,不久遭西秦军反败为胜,苻崇与杨定一同遇害,前秦政权灭亡。

后燕(384年~407年),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建立,定都中山,后迁往龙城,全盛时有今河北、山东及辽宁、山西、河南大部分地区。384年,慕容垂在荥阳自称燕王,建立后燕。初期后燕实力强盛,曾打退东晋、击败前秦、攻灭西燕,一度成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政权,但后燕在395年的参合坡之战中惨败于北魏拓跋珪,396年六月,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。自此后燕被一分为二,一蹶不振。后燕迁都到龙城,此时的后燕内乱不断,最终在407年被北燕高云所取代。后燕历七位君主,共24年。

1、燕武成帝慕容垂(326年~396年6月2日),字道明,鲜卑族人,后燕开国皇帝,文明王慕容皝第五子,景昭帝慕容儁异母弟,兰淑仪生。

俊朗不凡,文武兼备。十三岁,随父征战,勇猛多谋。建元二年(344),讨伐宇文逸豆归,导致宇文部散亡。永和五年(349),献策攻打后赵,夺取幽州,册封吴王。建熙六年(365),配合攻破洛阳,拜征南大将军、荆州牧。建熙十年(369),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,重挫了桓温篡晋的步伐。太宰慕容恪去世后,受到太傅慕容评、太后可足浑氏联手迫害,投奔前秦天王苻坚,担任冠军将军,册封宾都侯,协助苻丕攻陷襄阳。太元七年(382),力劝苻坚进攻东晋。淝水之战后,亲自护送苻坚返回洛阳。返回邺城,筹划复国,挫败前秦皇帝苻丕,击溃东晋名将刘牢之,大胜丁零、高句丽。建兴元年(386),正式称帝,后灭亡翟魏、西燕,几乎恢复前燕鼎盛时期版图。恢复胡汉分治制度,以太子慕容宝为大单于。

建兴十一年(395),得知太子慕容宝失利于参合陂,抱病出征,挫败北魏道武帝拓跋珪。病逝于班师途中,享年70岁。

2、燕惠愍帝慕容宝(355年~398年5月27日),字道祐,鲜卑族人,后燕第二代皇帝,武成帝慕容垂第四子,成昭皇后段氏生。

慕容宝擅于文学,优柔寡断。初仕前秦天王苻坚,拜太子洗马、万年县令,迁陵江将军。慕容垂建立后燕后,册立为太子。磨练品行,崇尚儒学。建兴十一年(396年),即位为帝,年号永*康。校阅户口,裁撤军营,明确官仪。严刑峻法,离心离德。逼死继母,废立太子。在北魏攻击下,内忧外患加剧,国势日益衰弱。

永*康三年(398年),跟随尚书兰汗进入龙城,遇害,享年44岁。

3、慕容详(?~397年8月),鲜卑族人,后燕第三代皇帝,文明王慕容皝曾孙,惠愍帝慕容宝侄。

初任上谷太守,封开封郡公。永*康二年(397年),燕惠愍帝慕容宝抵挡不住北魏攻击,率众撤离都城中山后,城内大乱。慕容详未及撤离,得到城中军民拥戴,拥立为帝,年号建始,设置文武百官,重用大臣可足浑谭,杀死人质拓跋觚,以此稳定人心。嗜酒如命,骄奢淫逸。不恤百姓,刑戮无度,残杀官民,离心离德。

青龙元年(397年)八月,为赵王慕容麟弑杀。

4、慕容麟(延平397)

慕容麟(?~398年),字贺麟,鲜卑族人,后燕第四代皇帝,武成帝慕容垂庶子,惠愍帝慕容宝异母弟。

生母微贱,不为慕容垂所爱。告发父亲慕容垂、出卖兄长慕容令。慕容垂回国后,遭到放逐。淝水之战后,辅佐慕容垂复国,出谋划策,渐得赞赏。拜抚军大将军,率军攻陷中山郡,声名大振。率军南征北讨,屡立战功。慕容垂称帝后,封为赵王。从太子慕容宝参加参合阪之战,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败。惠愍帝慕容宝即位后,拜尚书左仆射。永*康二年(397年),北魏包围中山后,图谋反叛,事败逃亡。慕容宝撤退后,入城杀死执政慕容详,自己为帝,年号延平,再为道武帝所击败,逃入邺城,投靠范阳王慕容德,放弃帝号。

青龙元年(398年),拥立慕容德为帝,拜司空、领尚书令。再度兴兵谋反,最终被赐死于滑台。

5、昌黎王兰汗(?~398年8月15日),武成帝慕容垂的舅父,太原元王慕容楷、昭武帝慕容盛的岳父。与段速骨密谋叛乱,又杀段速骨,派兰加难诱杀慕容宝,改元青龙。夺位当年即为后燕主慕容盛所杀。亲属子嗣也全被诛杀。

6、燕昭武帝慕容盛(373年~401年9月13日),字道运,鲜卑族人,后燕第五代皇帝,惠愍帝慕容宝庶长子。

沉着聪慧,富有谋略。初封长乐郡公,拜散骑常侍、左将军。慕容宝即位后,进为长乐王,拜征北大将军、司隶校尉,迁尚书左仆射。

385年,慕容盛与慕容柔前往西燕,年幼的慕容盛很看不起慕容冲的骄纵,并预言了慕容冲的结局。后慕容盛带着家人东归,路途上遇到劫匪,此时慕容盛出马,以勇武吓退劫匪,慕容垂得知后大喜,对他非常疼爱。慕容宝遇弑后,派遣慕容奇聚众诛杀兰汗,正式继位,年号建平。

长乐三年(401年),慕容盛亲自讨伐叛乱,叛乱将被平定之时,藏匿的叛军偷袭慕容盛,遭刺而亡,享年29岁。

7、燕昭文帝慕容熙(385年~407年9月14日),字道文,鲜卑族人,后燕末代皇帝,武成帝慕容垂少子,惠愍帝慕容宝之弟。

初封河间王,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,慕容盛即位后,封河间公。

长乐三年(401年),慕容盛被乱军杀害,原本群臣希望慕容盛之弟慕容元继位,但慕容熙因正受慕容盛伯母丁太后的宠爱,遂被密迎入宫即天王位,慕容元被赐死,不久慕容熙改元光始。次年(402年),以故中山尹苻谟的两个女儿苻娀娥为贵人、苻训英为贵嫔,苻训英尤其受宠,丁太后怨恨,遂谋废慕容熙,事泄,丁太后被杀。荒淫无度,滥杀无辜,致使朝政倾颓,百姓流离失所。

建始元年(407年),慕容熙被慕容云所杀,享年23岁。

后秦(384年~417年),由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权,共三帝,享国34年。

前秦天王苻坚淝水兵败后,关中空虚,原降于前秦的古羌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,晋太元九年(384年)自称万年秦王,史称后秦,定都北地,次年擒杀苻坚。

太元十一年(386年)姚苌在长安称帝,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、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。

建初七年(393年)姚苌卒,太子姚兴继位,次年攻杀前秦皇帝苻登;又乘后燕灭西燕,尽占河东之地;弘始元年(399年)乘东晋内乱,攻陷洛阳,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,国势遂与后燕相当。伐后凉,得鸠摩罗什。是年,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。姚兴在位后期,在柴壁之战中惨败于北魏,又逢赫连勃勃反叛,后秦遭受了沉重的打击。

弘始十八年(416年)姚兴卒,太子姚泓继位。后秦皇室爆发内战。同年八月,东晋太尉刘裕亲率大军分四路北伐,克许昌,收复洛阳。后秦宗室皇弟为夺位反叛,被姚泓消灭。次年,刘裕攻破潼关,王镇恶围攻长安,姚泓举国投降,被刘裕处死,姚氏嫡系宗族几乎被诛灭,但偏系宗族多有存活,后秦自此覆灭。

后秦的文教和礼乐极其兴盛,在十六国中仅次于前秦、前凉,皇帝姚兴大兴儒学、佛学,促进了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。

1、秦武昭帝姚苌(330年~393年),字景茂,羌族人,后秦开国皇帝,景元帝(追)姚弋仲第二十四子,并州刺史姚襄之弟。

寿光三年(357年),跟随姚襄抵抗前秦,兵败被俘,投降前秦。苻坚继位后,出任扬武将军,多次出战,屡建大功。淝水之战后,随同苻睿征讨慕容泓,战败逃亡。得到古羌和西州豪族的推戴,自称大将军、大单于、万年秦王,建立后秦政权,年号白雀。联合西燕一起对抗前秦。白雀二年(385年),派兵围擒苻坚,缢杀于新平佛寺。白雀三年(386年),于新平大败西燕,收降尚高盖后正式称帝,定都于长安,对抗前秦皇帝苻登的进攻。

建初八年(393年)十二月,去世,享年64岁。

2、秦文桓帝姚兴(366年~416年),字子略,羌族人,后秦第二代皇帝,武昭帝姚苌嫡长子,蛇太后生。

生性仁慈,气度不凡。初仕前秦,授太子舍人。后秦建国后,册立为皇太子,监国留守长安。建初九年,击败前秦苻登后,正式即位,年号皇初。姚兴勤于政事,治国安民,发展经济,兴修水利,关心农事,体恤孤寡。皇初六年(399年),面对天灾频频,自降帝号。统一关陇地区,实现后秦、北魏、东晋三足鼎立。弘始元年(399年),率兵南伐东晋,攻陷洛阳,基本控制黄河、淮河、汉水流域。然而,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导致国力不足,苛捐杂税激化阶级矛盾。内部诸子争位,皇太子姚泓懦弱平庸,导致政局不稳,动摇了国本。

姚兴在位时推崇佛教、儒学,对北方汉文化的延续有一定贡献,邀请姜龛、淳于岐等大儒到长安讲学,并让太子姚泓拜淳于岐为师。弘始三年(401年),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,组织了大规模佛经翻译事业,广建寺院。

弘始十八年(416年),姚兴驾崩,享年51岁。

3、姚泓(388年~417年),字元子,羌族人,后秦末代皇帝,文桓帝姚兴长子。

仁孝友爱,宽宏和气。弘始十八年(416年)即位,改元永和。永和二年(417年),刘裕率军北伐后秦,姚泓出城投降,后秦自此灭亡。后被刘裕押解到东晋都城建康,在建康闹市中斩首,享年30岁。

西秦(385年~400年、409年~431年)。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。都苑川(甘肃省兰州市)。其国号“秦”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。《十六国春秋》始用西秦之称,以别于前秦和后秦,后世袭用之。385年,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,后被前秦皇帝苻丕封为苑川王,都勇士川(甘肃榆中)。388年,其弟乞伏乾归立,称大单于,河南王,迁都金城(甘肃兰州西)。400年灭于后秦,409年复国,改称秦王,迁都苑川。乞伏炽磐又迁都枹罕(甘肃省临夏市)。最盛时期,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,青海部分地区。历四主,两次立国共37年。431年被夏国所灭。

1、秦宣烈王乞伏国仁(?~388年),鲜卑族人,西秦开国国君,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。

建元十二年(376年),乞伏司繁去世,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。建元十九年(383年),前秦君主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、先锋骑。建元二十一年(385年),背叛前秦,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大单于、兼秦河二州牧,建立西秦,年号建义,建都勇士川。

建义四年(388年),去世。

2、秦武元王乞伏乾归(?~412年),鲜卑族人,西秦第二代国君,宣烈王乞伏国仁之弟。

乞伏乾归雄壮英俊,骁勇善战,深沉雅正。西秦建立后,授上将军。兄长乞伏国仁去世后,正式即位,年号太初,迁都于金城。称臣于前秦,迎娶前秦公主,受封大单于、大将军、西秦王。太初十三年(400年),受到后秦将领姚硕德攻击,兵败投降南凉。辗转归降后秦,授兴晋太守、左贤王、主客尚书。更始元年(409年),正式复国,统一陇西全境。

更始四年(412年),攻打西羌首领彭利发,讨伐吐谷浑。同年六月,乞伏乾归被侄子乞伏公府所杀。

3、秦文昭王乞伏炽磐(?~428年),鲜卑族人,西秦第三代国君,武元王乞伏乾归长子。

个性勇敢果毅,谋略过人。父亲被后秦皇帝姚兴打败后,进入南凉作为人质。辗转投奔后秦,担任兴晋太守、护西夷校尉,发展壮大势力。更始元年(409年),西秦复国后,册立为太子,执政军政大权。更始四年(412年),正式继位,年号永*康。攻打吐谷浑,灭亡南凉,迁徙羌人,持续与北凉争战。

建弘九年(428年),病逝。

4、乞伏暮末(?~431年),字安石跋,鲜卑族人,西秦末代国君,文昭王乞伏炽磐次子。

永*康八年(419年),被立为太子,领抚军大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。建弘九年(428年),乞伏炽磐去世,乞伏暮末即位,大赦境内,改元永弘。乞伏暮末在位时,政治和刑罚非常酷滥,造成内外分崩离析,境内多有动*乱,人心思叛。

永弘三年(430年),因受北凉所迫,乞伏暮末欲归附北魏,未料为大夏所阻。永弘四年(431年),大夏攻西秦都城南安,乞伏暮末出降,西秦灭亡。同年六月,乞伏暮末并其宗族五百人为大夏皇帝赫连定所杀。

后凉(386年~403年),都城姑臧,是吕光建立的政权,历五帝17年,以地处凉州为国号。前秦建元十九年(383年)吕光据有姑臧(武威市凉州区)于大安元年(386年)称大将军、凉州牧。

后凉大安四年(389年),吕光称三河王,后改称天王,建立大凉,史称后凉。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、青海、新*疆、内蒙、外蒙一部分,成为西北霸主。

后凉龙飞四年(399年)吕光卒,嫡长子吕绍继位,庶长子吕纂杀吕绍自立。401年吕光弟吕宝之子吕隆又杀吕纂自立,国势日益衰弱。403年,吕隆因后秦、南凉、北凉交相攻逼,被迫降于后秦,后凉灭亡。

1、凉懿武帝吕光(337年~399年),字世明,氐族人,后凉开国国君。

吕光沉稳持重,富有谋略,宽厚有度,勇力过人。前秦时期,深得宰相王猛赏识,以“举贤良”入仕,起家美阳县令,深得治下百姓爱戴,迁鹰扬将军。永兴二年(358年),征讨并州牧张平,将万人敌张蚝刺下战马,与邓羌合力将其擒获。建元四年(368年),在平定五公之乱的战役中用计击溃苟兴,斩杀苻双、苻武,立下大功。建元六年(370年),领军征伐前燕,受封都亭侯。在此后镇压蜀地李乌起义,平定声势浩大的苻洛之乱,征服西域诸国,屡立战功,为苻坚所器重。淝水之战后,面对前秦大乱,吕光于建元二十一年(385年)带兵东归,消灭凉州刺史梁熙,占据姑臧。并先后讨平张大豫、徐炅、彭晃、康宁、王穆、王桢一干割据势力,统一河西。收到苻坚死讯后,为其发丧,尊苻坚为皇帝,谥曰文昭皇帝,随后据地称制,先后自封酒泉公、三河王。龙飞元年(396年),自称天王,国号“大凉”。随即大破南羌首领彭奚念,击败西秦,迫使乞伏乾归称臣。吕光征战四方,后凉疆域不断扩大,鼎盛之时,西包葱岭,东划大河,成为威震西北的一方霸主。但其在位后期年老倦政,执政失当,听信谗言,杀害沮渠罗仇等忠臣,致使人心思变,反叛四起。病重之时,册立太子吕绍为天王,自号“太上皇帝”。

龙飞四年(399年)去世,享年62岁。

2、凉隐王吕绍(?~399年),字永业,氐族人,后凉第二代国君,凉懿武帝吕光之子。

龙飞元年(396年),吕光即天王位,建立后凉政权,立吕绍为太子。龙飞四年(399年)五月,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,北凉按兵不动,不与后凉军交战。吕绍、吕纂无功而返。同年十二月,吕光去世,吕绍继位。不久,吕绍被吕纂所杀。

3、凉灵帝吕纂(?~401年),字永绪,氐族人,后凉第三代国君,凉懿武帝吕光庶长子,凉隐王吕绍异母兄,赵淑媛生。

隆安三年(399年),其父吕光病重,以吕纂为太尉、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。吕绍继位不久,吕纂篡位自立,改年号为咸宁。吕纂继位之后,其弟吕弘起兵反叛,吕弘兵败,被吕纂所派的大力士康龙杀死。又出兵征伐南凉,被南凉军挫败而仓惶撤军。吕纂在位时,出游打猎没有节制,沉溺酒色,不听大臣劝谏。隆安五年(401年),吕纂被其堂兄弟吕隆、吕超等人杀害。

4、凉后主吕隆(?~416年),字永基,氐族人,后凉末代国君,凉懿武帝吕光之侄,吕宝之子。

401年,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,拥立吕隆,改元神鼎。吕隆即位后,诛杀豪族,树名立威,内外扰攘不宁,人人不能自保。403年,在南凉和北凉夹攻之下,吕隆被迫投降后秦,后凉灭亡。后秦皇帝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,公爵照旧。416年,吕隆因与其子吕弼谋反而被诛杀。

南凉(397年~414年),共历三主18年。

1、凉武王秃发乌孤(?~399年),鲜卑族人,南凉开国国君。

后凉龙飞元年(396年)后凉王吕光遣使署征南大将军、益州牧、左贤王,乌孤不受。龙飞五年(397年)正月叛后凉,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大单于、西平王,改年号太初,即出兵代凉,攻克金城,在街亭打败后凉将军窦荀。明年(398年)改称武威王。太初三年(399年)因酒后坠马伤及肋骨,回宫后不久病情加重,后不治而亡。

2、凉康王秃发利鹿孤(?~402年),鲜卑族人,南凉第二代国君,凉武王秃发乌孤之弟。

太初三年(399年),秃发乌孤迁都乐都(青海乐都),并署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、西平公,驻镇安夷(青海平安县)。同年,后凉吕绍及吕纂进攻北凉,秃发乌孤应北凉王段业求援,命利鹿孤及杨轨率军救援。吕绍等人最终撤退,利鹿孤就以凉州牧改镇西平(青海西宁)。同年秃发乌孤去世,利鹿孤继位,就将都城迁至西平。

建和二年(401年)以祥瑞为由打算称帝,但在安国将军鍮勿仑的劝喻下改称河西王。同年率军攻伐后凉,大败凉军,俘获杨桓及强迁其二千户人口。建和三年(402年),利鹿孤又派兵攻破魏安,俘获占据当地的焦朗。同年利鹿孤去世。

3、凉景王秃发傉檀(365年~415年),鲜卑族人,南凉末代国君,凉康王秃发利鹿孤之弟。

秃发傉檀年少机警,有才干胆略。秃发乌孤在位时,任其为车骑大将军、广武公,镇守西平。秃发利鹿孤继位后,将军国大事都委任于秃发傉檀。元兴元年(402年),秃发利鹿孤去世,秃发傉檀继立,自称凉王,迁都乐都,改元弘昌。义熙十年(414年),秃发傉檀投降西秦乞伏炽磐,南凉灭亡。次年被乞伏炽磐毒死。

北凉(397年~439年),都城姑臧,401年沮渠蒙逊诬沮渠男成谋反,段业斩沮渠男成,沮渠蒙逊以此为借口攻杀段业,仍称凉州牧,改元永安,继承凉州王霸之地。

沮渠蒙逊412年定都姑臧,称河西王,凉州牧。此时北凉控制今甘肃西部、宁夏、新*疆、青海的一部分,是凉州一带最强大的势力。421年灭西凉。433年蒙逊去世,其子沮渠牧健继位。439年拓跋焘率北魏军团围攻姑臧,沮渠牧健出降,北凉灭亡。

沮渠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重新建国,史称高昌北凉,444年沮渠无讳病故,弟弟沮渠安周继任。441年,乘鄯善国内乱之机占领了鄯善,被宋封为西域戎己校尉、凉州刺史、河西王。460年柔然攻破高昌,沮渠安周被杀,高昌北凉遂亡。

1、段业(?~401年),北凉开国国君。

初为后凉建康太守。397年,段业被沮渠男成等人推举为主,改元神玺,建立北凉。公元399年,段业自称凉王,改元天玺。401年,沮渠蒙逊发动兵变将段业杀害。

2、凉武宣王沮渠蒙逊(368年~433年),匈奴族人,北凉第二代国君,狄地王沮渠法弘之子。

后凉龙飞二年(397年),得知伯父沮渠罗仇被后凉皇帝吕光所杀,联合诸部会葬者结盟起兵,拥戴建康太守段业担任凉州都督。天玺三年(401年),诛杀沮渠男成和段业,自领大将军、凉州牧、张掖公,年号永安。永安三年(403年)七月,联合南凉国王秃发傉檀、后秦皇帝姚兴,合力灭亡后凉。永安十一年(411年),迁都姑臧,自称河西王。玄始九年(420年),攻灭西凉,遣使朝贡刘宋、北魏,受封凉王。

义和三年(433年),沮渠蒙逊去世,享年66岁。

3、凉哀王沮渠牧健(?~447年),字茂虔,匈奴族人,北凉第三代国君,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。

聪颖好学,和雅有度,初任敦煌郡守,迎娶北魏武威公主。义和三年(433年),继承王位,年号永和,同时交好北魏和刘宋,拜凉州刺史。当时,北魏兴盛,一统北方之势不可挡。永和七年(439年)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破姑臧时,归降北魏,拜征西大将军,受封河西王。

太平真君八年(447年),宣称密谋谋反,坐罪赐死于家中。

南燕(398年~410年),由慕容德所建,398年建都滑台。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,国号为燕,先后定都滑台、广固。

慕容德原是后燕宗室范阳王。397年,当后燕君主慕容宝在参合陂战役为北魏击败后,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分。398年慕容德在滑台自称燕王。399年滑台为北魏攻占,慕容德率众向东,攻取青州兖州,入据广固。400年,慕容德改称皇帝。405年,慕容德病逝,侄子慕容超嗣位。

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,410年二月广固失陷,南燕亡。历二帝,国祚11年。

1、献武帝慕容德(336年~405年10月18日),字玄明,鲜卑族人,南燕开国皇帝,文明王慕容皝幼子,景昭帝慕容儁、武成帝慕容垂之弟,公孙夫人生。

身体魁伟,博览群书,清明谨慎,多才多艺。前燕时期,历任幽州刺史、魏尹、散骑常侍,册封范阳王。太和四年(369年),参加枋头之战,打败东晋军队。前燕亡国后,受到前秦天王苻坚厚待,出任张掖太守。参加淝水之战,册封奋威将军。后燕建立后(384年),授车骑大将军、范阳郡王,参决政事。惠闵帝慕容宝继位后,迁特进、车骑大将军、护南蛮校尉、冀州牧,镇守邺城。隆安二年(398年),率众进入滑台,建立南燕政权。隆安四年(400年),正式称帝,年号建平。

建平六年(405年),册立侄子慕容超为太子,同月去世,享年70岁。

2、慕容超(385年~410年),字祖明,鲜卑族人,南燕末代皇帝,文明王慕容皝之孙,献武帝慕容德之侄,北海穆王慕容纳之子。

生于西羌之地,在长安装疯蒙骗后秦皇帝姚兴,寻求脱身之法。后来,携金刀东归南燕,拜侍中、骠骑大将军,袭封北海王。慕容德病逝前,册立为皇太子。太上元年(405年)即位后,政刑不恤,多名宗室贵族叛逃。平定国内后,游冶无数,奢侈糜费,凌虐宗室大臣,致使人心离散。掳掠东晋边境百姓,导致东晋权臣刘裕领兵攻打,角逐失利后,据守广固城,誓死不降。

太上六年(410年),城破被俘,南燕灭亡,随同宗族三千人遇害于建康,享年26岁。

西凉(400年~421年),李广后裔李暠,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,在敦煌称“凉公”。405年迁都酒泉,逼近北凉。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、内蒙古西南部及新*疆部分。417年,武昭王李暠卒,子李歆嗣位。

420年,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,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。次年北凉军继续围攻敦煌,李恂战败,乞降不成后自杀。西凉就此被北凉攻灭。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。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(753年)追尊为兴圣皇帝。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,故国号为“凉”,又位于后凉西部,故名“西凉”。

1、凉武昭王李暠(351年~417年),字玄盛,西凉开国国君,西汉名将李广十六世孙。

李暠出身陇西李氏。少时十分好学,特别擅长文辞。隆安元年(397年),段业自称凉州牧,李暠被授为效谷县令,后升为敦煌太守。隆安四年(400年),李暠自称大将军、护羌校尉、秦凉二州牧、凉公,改元庚子,建立西凉政权,以敦煌为都城,疆域广及西域。义熙元年(405年),李暠改元建初,遣使奉表东晋,并迁都酒泉,与北凉长期争战。义熙十三年(417年),李暠去世,享年67岁。

2.李歆(?~420年),字士业,西凉第二代国君,武昭王李暠次子。

李歆出身陇西李氏。417年(嘉兴元年),继承父位,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凉州牧等,改元嘉兴。李歆在位时期,用刑过于严厉,又喜欢大造宫殿,不听大臣劝谏。420年(嘉兴四年),李歆被北凉国君沮渠蒙逊所杀。

3、李恂(?~421年),字士如,西凉末代国君,武昭王李暠第六子,李歆之弟。

李歆在位时任敦煌太守。永初元年(420年),北凉击败西凉,杀死李歆,随即攻占西凉都城酒泉,李恂及其兄弟逃往北山。数月后,因北凉君主沮渠蒙逊所派敦煌太守索元绪残暴好杀,大失人心。而李恂在敦煌任职期间,施政名声卓著,敦煌人宋承等密迎李恂进入敦煌,索元绪逃走,李恂被拥立为君主,自称冠军将军、凉州刺史,改元永建。不久,沮渠蒙逊派军讨伐,李恂闭城不战。

永初二年(421年),北凉军引水灌敦煌,李恂乞降不成,部下投降,而此时北凉军发动进攻,攻克敦煌,李恂自杀,西凉灭亡。

北燕(407年~436年),慕容云、冯跋建立的政权。

407年,冯跋发动政*变灭后燕,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,高句丽人高云(慕容云)为帝,定都龙城,仍沿用燕国号,史称“北燕”。

409年,慕容云被部下离班、桃仁所杀,谥号惠懿帝。冯跋平定政*变后即位于昌黎龙城。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。436年被北魏所灭。

北燕因其都龙城,又名黄龙,因此南方的刘宋称其为黄龙国。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称其为东燕,但较为罕见。

1、燕惠懿帝慕容云(?~409年11月6日),字子雨,高句族人,北燕开国国君,惠愍帝慕容宝养子。

颇有器量,忠厚稳重,沉默寡言。后燕永*康二年(397年),率军击败清河公慕容会叛乱,成为慕容宝养子,赐姓慕容氏,封夕阳公。后燕建初元年(407年),冯跋起兵反叛,杀死慕容熙,拥立慕容云即天王位,恢复高姓,年号正始。

正始三年(409年),为宠臣离班、桃仁所杀。

2、燕文成帝冯跋(?~430年),字文起,北燕第二代国君。

冯跋谦和有礼,宽宏大度,出身将门。慕容宝时期,署中卫将军,慕容熙继位后,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,后又升为卫中郎将。慕容熙在位时为政暴虐,且冯跋与其弟冯素弗先前曾因事获罪于其,因此慕容熙有杀冯跋兄弟之意,冯跋兄弟遂逃匿深山。冯跋、冯素弗、张兴等人发动政*变推翻慕容熙,拥慕容云为天王。高云以之为侍中、征北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封武邑公。409年高云为近臣所杀,冯跋平定叛乱,自立为天王,改元太平。

冯跋在位期间,振顿朝政,肃清吏治,劝课农桑,省徭薄赋,设立太学,重视教育。平定内乱,外与柔然、契丹、东晋交好,巩固统治,维持偏安和睦局面达二十年。430年,冯跋病重,命太子冯翼摄理国家大事,未料宋夫人有为其子冯受居图谋王位之意,冯跋之弟冯弘于是带兵进宫平变。冯跋于惊惧中去世。

3、燕昭成帝冯弘(?~438年),字文通,北燕末代国君,文成帝冯跋之弟。

冯跋在位时,担任司徒、录尚书事,受封中山郡公,辅弼朝政。冯跋死后,冯弘逼令太子冯翼自杀,自立为君,年号大兴。

太延二年(436年),北魏兵临城下,冯弘逃往高句丽。两年后,被高句丽国王杀死。

胡夏(407年~431年),十六国之一,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,又称大夏、赫连夏。定都统万城。

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大单于算起,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,仅存在24年。

1、夏武烈帝赫连勃勃(381年~425年),字屈孑,匈奴族人,胡夏开国皇帝,左贤王刘卫辰之子,苻公主生。

赫连勃勃姿容俊美,生性残忍。十岁时,死里逃生,投奔叱干部,归顺后秦皇帝姚兴。义熙二年(406年),拜安北将军、五原郡公,镇守朔方。袭杀高平公没奕于(岳父),兼并军队物资,自号天王、大单于,国号大夏,改姓赫连,年号龙升,定都统万城,率兵征战四方。攻打南凉,大破秃发傉檀。攻打后秦,歼灭王奚,降伏王买德等人。攻打东晋,歼灭东晋名将蒯恩、傅弘之、朱龄石、朱超石等人,尽占关中之地。

真兴七年(425年),去世,享年45岁。

2、赫连昌(?~434年),字还国,匈奴族人,胡夏第二代皇帝,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三子。

身材魁岸,容颜俊美,初封太原郡公。真兴六年(424年),平定雍州牧赫连璝之乱,册立为太子。真兴七年(425年),正式即位,年号承光。承光二年(426年),受到北魏攻击,失守长安。承光三年(427年),丧失统万城,逃往上邽。承光四年(428年),参加上邽会战,马失前蹄,兵败受擒。

延和三年(434年),西逃途中,遭到杀害。

3、赫连定(?~432年),匈奴族人,胡夏末代皇帝,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五子,赫连昌之弟。

赫连定凶暴无赖,阴险狡诈。初封平原郡公,镇守长安。赫连昌即位,进封平原王,拜司徒、大将军。承光四年(428年),赫连昌兵败被擒后,逃奔平凉,正式即位,年号胜光,联合刘宋攻打北魏。胜光四年(431年),攻打西秦和北凉,途中为吐谷浑军队所俘。

延和元年(432年),解送北魏后,被太武帝拓跋焘处死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